人民大会堂、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三门峡和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一个个宏伟的城市地标、一张张靓丽的金名片,正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优秀勘察设计人员投身国家建设,主动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为城市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国防军工建设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看各个时期的设计作品,无一不是改革开放成果的见证,从中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建筑设计历史发展轨迹。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勘察设计行业的今天
1980年12月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试行“工程勘察取费标准”的通知》,拉开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开放的序幕。
1983年2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中的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工程咨询业萌生。
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出“设计是整个工程的灵魂”的重要论述,要求设计单位要逐步向企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为加速行业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的几点意见》,使工程设计行业改革由试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1984年9月《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勘察设计要向企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全面推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大力推行工程招标承包制,组建具有法人地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工程承包公司,改革设备供应办法,由工程承包单位实行采购和包工包料。
1990年8月原建设部公布第一批勘察设计大师名单,为扩大行业影响力、促进行业改革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大大提升了建筑业的责任和地位。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优化资质资格管理、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等20项具体措施,再次为建筑业改革发展出台顶层设计,为行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勘察设计咨询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鼓励大胆创新,呈现出一派生动活泼、欣欣向荣的局面。
彰显中国气派和大国建设风范
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工程建设市场更为开放,勘察设计咨询业敞开怀抱,走向世界,在竞争中拼搏。
勘察设计咨询从业者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现代设计理念,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在高速铁路、核电、建筑等领域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气派和大国建设风范。
随着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工程质量和技术得到全面提升:
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三峡大坝、北京奥运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大批超级工程项目代表了国际同类工程最高水平;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港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上海中心、中国尊、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一批高难度的世界顶级工程项目则创造了中国奇迹,成为“中国工程设计”品牌的最新注释。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队伍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逐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整个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2019年的463.1万人;2019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64200.9亿元。
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一带一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勘察设计咨询业必须全面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勘察设计咨询行业企业各项指标将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对外承包工程和设计咨询价值链中的地位、竞争力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品牌信誉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关阅读